• 首页
  • 品牌新闻
  • 权威展示
  • 政策法规
  • 申报指南
  • 品牌故事
  • 品牌企业
  • 品牌人物
  • 当前位置: 首页>>品牌热点>>正文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要求

    2017-12-0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质量思想,有着明确的质量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质量”一词共18次,彰显出了强烈的质量思维和质量观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质量思想,要从十九大报告总论中“八个明确”的核心要义,并结合十九大报告分论中关于质量的重大部署中去理解和把握。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看,质量时代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十九大报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时代发展变迁这一轴线上,不同历史节点都突出强调了质量要素。比如,在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在提出当前面临的问题时,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时,强调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九大报告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更是明确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阶段的转变实质上就是时代的变迁,即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时代。特别是在十九大召开的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高举起质量时代的旗帜。中央作出质量时代的这一论断与十九大作出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是前后呼应、紧密关联的,可以说,质量时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内涵和标志。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看,建成质量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新“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质量强国与现代化强国之间有着内在必然联系,质量兴,则国家兴;国家强,质量必须强。可以说,质量强是国家强的内在要求和外在体现。综观美日德等世界发达国家,当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无一不把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质量提升和质量革命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但大而不强、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以中国制造为例,我国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列世界第一,但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世界品牌100强我国仅占2个,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有相当比重的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等依赖进口。可想,质量弱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支撑国家强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高质量供给不足是新时代新矛盾的重要表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质量的视角看,可以说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从量到质的变化。过去我们发展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生产落后、供给不足是瓶颈问题,需要加快发展速度、扩大发展规模;现在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人们期望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生活则意味着多样化、高层次、高品质的生活,不仅要求足够数量的供给,而且要求更高质量的供给,这就需要提高发展质量、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但当前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优质供给明显不足,不能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升级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供需脱节,供需错配,是新时代新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年上万亿的内需外溢,到国外抢购奶粉、电饭锅、马桶盖等等,就是新矛盾在质量方面的具体表现。

    从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看,提升质量是“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重大部署。“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重大部署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分论中,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有大量具体直接的质量工作部署。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突出强调了质量问题,关于质量的表述共有8处之多,要求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在社会、民生和生态等方面强调质量,要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这些质量要求既涉及宏观发展质量,又包含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中观微观的具体质量,有方针、有目标、有路径、有举措,是对质量提升工作的全面系统部署。

    从新时代强军目标看,质量强军是提高国防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要求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这是对质量强军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坚持质量至上,把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贯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着力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在国防和军队信息化、机械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等诸多方面,现代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工具都大有用武之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特别是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军民通用化工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证。

    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看,质量管理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创新方法。党的十九大报告讲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里讲的质量虽然是指广义的质量,有水平之义,但也包含着具体的质量工作,尤其是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化手段可为党的建设提供创新思路。比如,国家标准委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正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党建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为推进党建规范化科学化作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综上所述,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质量的表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核心要义,其中6个明确有具体的质量内涵和要求。这些明确的质量内涵和要求涉及治党治国治军,系统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思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思想为指引,推进我国发展迈进质量时代,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改革完善质量发展的法制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质量支撑。

    (作者系中国特检院副院长、青海省质监局副局长(援青))

    上一条: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成立大会暨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济南召开 下一条:贯彻十九大精神 全面推进质量建设

    关闭